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画舫体量甚大,泊不到芙蓉池的浅岸,过了池心,船首微转,停在了芙蓉林东侧,搭了木桥。芙蓉林边灯火通明,婆子和侍女们云集,肩舆都已备了多时,只等老夫人妇人小娘子们下了船,便上撷芳园后头的凉亭上去继续赏月。
九娘鼻尖冒出了细微的汗,她一等画舫靠岸,便匆匆和六娘嘀咕了两句,提起裙裾飞奔下楼。
岸边的人来不及反应,眼睁睁看着这位如珍似宝的九娘子飞一般的下了船,提着一盏宫灯,没入了芙蓉林,身后跟着匆匆追赶她的玉簪还有两位侍女。
芙蓉林里浅草已被夜露浸湿,奔了几步九娘的绣鞋就湿了,裙裾边缘也颜色转深。玉簪只觉得林中潮寒,急忙喊道:“九娘子慢些,林子里黑,等奴来提灯笼。”
前头奔跑的九娘却骤然停下了脚,喘着气,仰着头,只有手上的宫灯不断摇晃,一团光晕将旁边的芙蓉树映照得忽明忽暗。
不远处的林中,冉冉升起了几十盏孔明灯,昏黄暖光,飘飘摇摇,顺着夜风奔月而去。被芙蓉树叶遮挡住了,只看见星星点点,忽闪忽现,越来越远。
一盏灯笼幽幽进入林中,举高了,似乎在寻找什么,随即传来清朗的吟诗声: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”
九娘慢慢地走了两步,柔声唤道:“阿昉?”
中秋月圆,人团圆。今夜见了张子厚,又见到了阿昉,太圆满。这首李白的诗,是她教阿昉做孔明灯时笑着念的。他一直记在心里。时间,空间,人,有的会变,有的不会变。她既是古人,也是今人,空中月,既是古时月,也是今月。
一股暖流缓缓包围住了九娘的心,越来越浓烈,阿昉终究还是确认了么,她不是被他娘亲英灵所感,她就是他的娘亲。她的借口天衣无缝,可是天下又怎么会有无缝的谎言呢。
苏昉静静看着花树暗影中九娘越来越近的身影。她似乎在笑,脸颊上却又有晶莹浮动。若不是六郎特意知会,他大概永远想不到自己是可以在她面前放飞孔明灯的,明明是他最深的怀念,最重的心愿,却需局外人一语道破。
两盏灯笼越靠越近,渐渐两团光晕融在了一起。玉簪带着两个侍女轻轻地停在了十几步外,能听得到那边画舫上的人登肩舆的声音,热闹喜庆。
九娘视线落在苏昉的面容上,没了生死关头的急迫,她再也提不起勇气去摸一摸他的脸,也没法子伸出手臂将他揽入怀中,她属于王玞的那一面,被束进了孟妧的躯壳中。可眼前的阿昉双目晶晶亮,满是欢喜。
“阿昉唯愿母亲来世安乐欢喜,无忧无虑。”苏昉轻声道:“自母亲走后,我总难睡着,当年母亲的一笑一颦,一言一行,都在我心中。每年我都诚心拜祭祝祷,愿母亲能再无烦忧,活得自在。这几日竟能一觉到天亮,实在难得。”
他轻轻抬起手,替九娘拢了拢因奔跑散落的发丝:“阿妧,昨夜我得了一梦,母亲说她心愿已了,循天道轮回而去,不再惊扰你了。”
九娘怔怔地看着苏昉,心中暖的更暖,痛的更痛。这是她的阿昉啊,全心全意为她打算的阿昉,他什么都明白,什么都知道了,可他却做了这样的决定,来和自己告别,用这样的方式告别,另一种团圆,另一种分别。从此以后,她就只是孟妧,只是他的表妹了。可他们都知道,他们依然还是彼此最亲的亲人。
苏昉看着她泪水不断滑落,从怀里掏出帕子,轻轻替她拭泪,胸口热热的。母亲再也不会只给自己笑脸了,再也不会将所有的苦痛都掩藏在心里了。她终于放开了心怀,哪怕她是圣人,也能恣意而行,因为终于有了那个人能让她安乐欢喜,能让她无忧无虑。
她无忧,他就也无忧了。就让古时月照古人,今时月照今人。
“阿妧,在我心里,你永远是至亲之人。”苏昉将帕子放到九娘手里,轻轻将她的小手合了起来:“还是那句话,若是六郎欺负了你,记得你还有我这个表哥。”
九娘紧紧捏着帕子,抬起头,他们就站在林边,空中的孔明灯已渐渐消失不见,只有两三盏一闪一闪,可又分不清究竟是星星还是灯。
“阿昉——表哥——”九娘流泪轻唤,她曾经许多次脱口而出阿昉,然后才想起来要接上表哥。可这次她没有忘。
芙蓉林深处传来笑声和说话声,程氏的声音格外中气十足:“大嫂真是心机深哪,我好不容易请了崔娘子,你却在撷芳园搞了这出孔明灯,摆明车马要抢我风头——”
杜氏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,只拿手拍着肩舆的扶手笑骂道:“眉州也不是那穷山恶水,怎地就出了你这种刁民恶妇?”
苏昉再次将掌中的小手握了一握,退后两步,将手中的并未走马的玉兔走马灯塞入九娘手中,接过她手中的宫灯,柔声笑道:“我替六郎送灯来,日后他该如何谢我呢。”
九娘一愣,苏昉却已走出芙蓉林,灯火摇曳,林外的婆子和小童赶紧跟上了他。
提起手中的玉兔灯,九娘拔了竹插销,走马灯倏地旋转起来,八面图案皆不同,转起来时却变成了一只玉兔跳下金桂树,几个纵越,往另一颗桂花树下的男子怀中扑去,憨态可掬。
哪里有这么肥的兔子呢。九娘心中一动,再看向苏昉的背影,撷芳园垂花门那边只看得到两三个婆子的身影了。
张子厚特意送了黄胖来,阿昉特意送了玉兔灯来。然后呢?还是没有然后了?
空肩舆在九娘身边停了下来,玉簪急道:“九娘子请上肩舆罢,夜深露重,莫湿了绣鞋着了凉。”
不远处,撷芳园的凉亭外,已安置好了席子、软垫、薄被隐枕,还有几个竹躺椅,从凉亭上往下看,芙蓉林中的灯火正渐渐往山丘上行来。
这夜众人兴致都高,在凉亭上都不拘礼仪,随意或坐或躺,看那明月低垂,吴刚砍桂。近了子时,孟建催了又催,程氏才坐上肩舆,还高唱着: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——”
风里隐约传来孟建的嘀咕声:“一辈子统统就会这一句诗,连静夜思都背不全,啊呀,你这妇人怎么又动起手来!披风滑下来了——”
女使们早已给主人都披上了薄披风。六娘在香案前拈了香,诚心诚意请菩萨保佑章叔夜平平安安归来,看着那银盘似的大月亮上明明暗暗,想起洛阳的母亲和两个哥哥,不免又伤感了起来。
梁老夫人看着她伶仃的背影,叹了口气:“好了,今夜十分尽兴,就此散了吧。阿婵也别回听香阁去了,留在翠微堂陪陪婆婆罢。”
六娘赶紧收回心思,抿唇笑道:“还是婆婆体贴阿妧,这张相公送黄胖,阿昉表哥送走马灯,不知道回了木樨院,又有谁要送礼来。我可真是困了。”
九娘脸上滚烫,将六娘面前的茶盏收了:“还不是你每日早上怪我的腿压得你肚子疼,这下可找着理由逃了。”
待凉亭上众人都散了,九娘拢了拢薄披风,走到香案前,也拈了香,默念了几句,抬头望着明月,阿昉大约已经回到百家巷了,不知六郎此时此刻在郑州大营里在做什么,在想什么。还有远在沙场的陈青、陈太初、陈元初、章叔夜,心中又在想什么人什么事,她反倒能猜得到,今月照今人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木樨院里还亮着灯火,转过游廊,惜兰站在听香阁院子前的池塘边正等着,见九娘回来,上前行了一礼,低声说了几句。九娘挑起眉头,笑着点了点头。今夜她心绪起伏,没想到自己一念之间竟然发现了阮玉郎的踪迹,不由得高兴起来,加快了步子。这一路在肩舆上夜风袭人,她原本就有些微醺,高兴之下更有了些醉意,等进了院子,见听香阁里反倒没留灯,想到今夜中秋,留在院子里的侍女或许也透着饮酒醉糊涂了,倒也不想责罚她们,昏昏沉沉中进了东暖阁。
惜兰和玉簪见她有些醉了,赶紧让人送水来,替她洗漱卸下钗环,给她换了抹胸亵裤,扶到床上,将门窗紧闭起来。惜兰才抱着自己的被褥到外间罗汉榻上铺开来。玉簪笑着从怀里掏出两个月饼塞给她:“慈姑让我带给你的。”
惜兰笑着接了,亲自将她送出了门。见宫中那四个会功夫的女使都已经守在廊下,便反手将门掩了,举了举手中月饼,轻声道:“娘子亲手做的,你们一同来尝尝。”
东暖阁里竹帘早撤了,一概换上了碧纱,一轮明月照得地面上亮堂堂的。九娘床边的纸帐上的青绿山水依稀可见。
一个身影从暗处缓缓靠近了藤床,床上的九娘抱着六娘的玉枕,已睡得十分安稳。
“你倒是心大,睡得真熟。”
赵栩不禁摇头笑了起来,伸出手指,沿着那如画眉目轻轻描摹起来,万分依恋,还不曾和自己团圆呢,枉费自己这般用心,她竟一点也不辗转反侧相思入骨,真是得好好咬上一口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