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穿在1977 > 第554章 文学青年

我的书架

第554章 文学青年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不得不说,何青生给陈凡安排的这个秘书还不错,办事从来没有多余的话,要做什么事情,一声吩咐下去,告诉需要的结果和标准,她很快就能执行到位。

虽说这些工作都不难,只是传递信息、追踪过程,但能有这么高的效率,对于一个新人来说,已经算不错了。

在边慧芳紧张的奔跑、作协相关部门的忙碌下,一个星期后,万事俱备、刮东风!

……

辽阔的大草原,一座座毡房宛如白云落在草地上,毡房远处则是一片片缓缓移动的牛羊。

在其中一座最大的毡房里,宁敬民手里捧着课本,一字一句地带着学生们读书。

这里是一所“马背小学”。

自古以来,大草原上的牧民都是逐草而居,很少有固定的场所,这种情况下,上级要求的“普及小学教育、扫除文盲”便成了一个大难题。

尤其是草原上的冬天会有连绵大雪,出行非常不便。

在46年的冬天,KSKTQ大雪封路,学生们连门都出不去,更别说上学。

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,当时KSKTQ的老师们便想了一个办法,让老师们各自认领定居点,然后骑着马儿、到学生家里去上课。

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地默默实行了十几年后,终于得到地方上的重视,随后便向上级汇报、进行推广,这便是“马背小学”的由来。

到了60年代中后期,从内蒙到青海、再到新藏,这种“马背小学”或“帐篷小学”越来越多,基本能覆盖绝大部分牧区。

夏季的时候,在牧民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,将生产队的蒙古包扎在那里,做为临时校舍。

对那些因转场而居住分散的牧民子女,老师们就骑马到学生家中上课,或将学生组成小组,托人代为管理与辅导,老师巡回面授。

巡回教学时间根据牧民居住情况而定,一般在7到8天左右可以巡回一次。

在春、秋、冬三季,牧民居住分散,也没有固定校舍,全靠老师们骑马教学,他们每到一个教学点便吹响螺号,附近的学生听到螺号声,就会聚集起来上课,通常每次授课时间在3到4小时。

宁敬民就是一位马背上的老师。

他本来是上海人,十年前随着浪潮下乡、到了内蒙古插队,凭着高中学历,顺利成为一名小学老师,负责这一片的学生教学。

之后结婚、生子,顺理成章地在大草原上安了家。

在这里,他没有寒暑假,只有一次次马背上的迁移,宛如一名草原上的老牧民,看着那群孩子们一点点长大。

但是,从小就喜欢文学的他,心里面始终还有一个文学梦。

去年的高考他也参加过,考试的时候自我感觉考得还可以,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,直到现在,也没能等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……哪怕一个大专也没有。

他只能按捺住躁动的心情,白天继续骑着马儿、捧着课本教学,晚上则回到家里埋头苦读,只希望今年再战考场,看看能不能考上。

哪怕考个中专,能多学一点文学知识也行。

一段课文读完,点了几个同学的名抽查,发现他们已经差不多掌握,便换了一本数学课本。

马背小学上一次课不容易,他希望能抓紧时间多教一些。

就在这时,外面隐隐传来一阵呼喊声。

宁敬民侧耳倾听,听着像是自己的妻子?
她怎么来了?

当即放下课本,吩咐同学们再读一遍刚才的课文,随后挑开门帘走出去。

刚出帐篷,便看见妻子骑着马狂奔而来,她手里似乎还拿着一份报纸?
宁敬民不自觉地往前快走几步,骏马也迅速跑到跟前。

不等马停稳,妻子便跳了下来,兴奋地将报纸递到他面前,“江南作协要办‘文学创作函授班’,面向全国招生,没有其他任何要求,只要求对文学感兴趣,有一定的写作基础,还有10块钱的报名费,就可以直接录取。”

宁敬民先是一愣,很快便反应过来,一把将报纸抓在手里。

这是一份文汇报,作为上海知青,每天阅读文汇报已经成了他生活里的一部分。

但是此时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往日挂念的新闻和文学作品上,抓着报纸快速翻看,两三秒的时间,他的视线便定在一个方格上。

“江南作协开设文学创作函授班,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圆创作梦!”

宁敬民捧着报纸认认真真读了一遍,等看到招生简章部分,嘴角不自觉地往两边咧开,“何、何青生、谭庸、郭道荣……,他们都是江南有名的作家,经常在《江南文艺》发表文章的,竟然是他们亲自上课?”

他说着猛地抬起头来,看着妻子两眼放光,“是真的,不需要考试、直接报名就可以录取,我也可以学文学啦?!”

妻子看着他的样子,不禁有些心酸,抬手捂了捂嘴,缓了口气,笑道,“有这些大作家教你,你一定也能成为作家!”

宁敬民咧着嘴哈哈大笑,“能不能当作家不一定,我就是想圆个梦。”

笑了一阵子,他突然反应过来,低头看向报纸,“不好,他们只招2000人?!”

此时他脸上满是焦急,“从内蒙寄信到江南,少说也要十来天,他们函授班肯定是按照收信的日期选人,怎么办、怎么办?”

一时间想不出办法,急得他原地打转。

妻子赶紧说道,“我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,待会儿我就去邮局拍电报报名,说明一下情况,报名费随后就寄过去,这样应该能抢时间。”

宁敬民连连点头,“好好,就按你说的办。”

这时候已经计较不了昂贵的电报费,抢到名额才最重要。

他咬着牙回头看了一眼毡房教室,“我还要上课,没时间过去,你赶紧去帮我报名。”

妻子笑了笑,“交给我了。”

说完便骑上马,对他挥了挥手,调转马头便策马狂奔。

宁敬民手捧着报纸,望着妻子远去的身影,眼里满是憧憬。

与此同时,无数的报名信从全国各地被寄往江南省城。

……

“为什么写的是限额2000人呢?”

何青生很不理解,拿着报纸问道,“你不是说要招20000人吗?”

陈凡已经带着他们模拟了一遍流程。

这种函授教学几乎不怎么耗费精力,学员报名之后,函授中心会邮寄一份学习资料过去,这也是学员们平时使用的“课本”。

课本内容包括写作技巧、新人常见问题分析、写作心态调整等等,满满的干货。

这些都是老作家们和杂志社的编辑们整理出来的,其中有不少是他们自己走过的弯路、踩过的坑,如今汇总起来,可以说能解决那些学员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。

通过这份纯干货的课本,一个正常具有中学学历的“文学爱好者”,完全有可能写一篇模式化的文章出来。

虽说是模式化,却能够达到县级或地区刊物的收录标准,若是有天赋的人,或许能挑战一下省级刊物。

除此之外,每个学员还会有一到两次的面授机会。

之所以是一到两次,是为了分阶段。

在招生简章中只有一次机会,每个学员都可以来。

在完成首次面授之后,会有一次“结课考试”,从中会挑选一小部分优秀学员,进行第二次面授,算是“额外”奖励。

这部分优秀学员自然会成为函授班的活广告,为下一次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而且面授也不太麻烦。
就以省城文化宫的大礼堂为例子,那里一次性可以容纳两千人上课,10次大课就可以将所有学员的基础课程讲完,更别说还有几个地区分校可以分担。

所以综合各种情况之后,陈凡定下来的招生总数就是2万人。

连温州《文学青年》杂志社都能一次拖1万人,江南作协这么大的资源砸下去,还教不了两万?
甚至在陈凡的计划中,两万人只是开始,经过第一期教学之后,再总结经验教训、优化教学流程,日后还要再增加招生人数。

至于为什么招生简章上只有2000人?
陈凡捧着一本中国通史,头也不抬地说道,“当然是要给那些想报名的人紧迫感啊。你要是写招20000人,这么多的数量,还有几个人急着报名的?”

何青生看了看他,忍不住咂咂嘴,“奸诈如狐!”

陈凡依然没抬头,“这叫合理运用策略。”

话音落下,终于抬起头来,同时举起手里的书,“都是跟老祖宗学的。”

谭庸在一旁坐着、翘着二郎腿在抽烟,好奇地问道,“通史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吧?”

陈凡轻叹了口气,“老师说不能囫囵吞枣,要将历史读明白,所以看通史的时候,也要去看相关的史书和资料,要不然看了也等于白看。”

就算没有徐教授的吩咐,他之前也看过不少古文经典,这种小智慧的运用不过是随手为之而已,不值一提。

谭庸看着陈凡认真读书,不禁龇了龇牙,“徐老真严谨!”

顿了一下,又好奇地问道,“你看到哪里了?”

陈凡继续埋头阅读,“这才刚开始呢。先读中国通史,同时要翻阅相关史料,完了后面还有汉语史、文学史、音韵学、……好多好多。”

何青生在一旁感叹道,“徐老这是要把你培养成大儒啊!”

陈凡抬起头看了看他,眼睛微微眯了一下。

为什么听着感觉有点像幸灾乐祸呢?

然后继续埋头看书。

别说,这些书籍看上去很枯燥,但若是能读进去,其实也蛮精彩的。

至少比起要经常做试验的理工科,他还是更喜欢看书多一些。

起码不用动,如果没别的事,找个地方躺一天也行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也算基本符合他的人生要求:躺平。

何青生放下报纸,又点燃一支烟,站起来走了几步,“你们猜猜,大概会有多少人报名?”

谭庸躺在沙发上纹丝不动,“这哪里能猜得到?咱们现在办的事,也算是‘开天辟地’头一遭。”

他掸了掸烟灰,转头看了一眼陈凡,笑道,“早在民国时期,不少大学就开设有夜校班、函授班,不过大多都只针对于本地人员,就没有跨地区的。

包括以前全国各地的大学开设的函授教学,也几乎以本省范围招生为主。而这一次咱们是面向全国招生,即便一个省只有三五百人,那也有一万多人的规模。”

他说着转头看向谭庸,“就凭目前各个省文学刊物的发行量,你总不会认为、一个省连三五百人的文学爱好者都没有吧?!”

何青生抿着嘴轻轻点头,“有道理。”

随即抬起头来,笑道,“如果招生真的能够达到预期,20000名学员,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材率,那也是200人。

若是我们真的能培养出两百名合格的作家,那能多出多少稿件啊?!”

一听这话,谭庸不禁笑道,“你这是当主编当怕了,就怕收不到合适的稿件。”

何青生哈哈笑道,“谁不是呢?除了我们《江南文艺》杂志社,哪家报刊不在为稿件发愁?”

他说着走到沙发前坐下,笑着叹了口气,“要说投稿,那是真不少,但是很可惜,几百篇来稿里面,能够挑出一篇不用怎么修改的稿子,我就谢天谢地咯。”

谭庸转头看向陈凡,笑道,“听见了没?所以老何才对你青眼有加,因为到目前为止,所有的新作者中,只有你的稿件不用修改、可以直接校对刊发。”

话音刚落,他便微微一愣,看着陈凡问道,“你想什么呢?”

陈凡此时正捧着书本出神,听到他的问话,才缓缓抬起头,看了看两人,说道,“刚才何叔一句话提醒了我。”

何青生眨眨眼,“什么话?”

陈凡放下书,抓起他面前的烟抽出一支,点燃后说道,“是这样啊,目前的情况是各个杂志社都缺少合适的稿件,对不对?”

他见何青生和谭庸两人都在点头,便继续说道,“但是这种情况是历史造成的,随着高考恢复、大学生走进校园,还有我们搞的这个文学函授中心开始招生,完全可以预见,无论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‘学院派’,还是参加函授培训的‘爱好派’,能够写文章、并且能写好文章的作者,一定会越来越多。”

何青生轻轻点头,对着谭庸笑道,“是这么回事,这么一来,估计要不了多久,咱们就不缺稿件啦。”

谭庸也哈哈直笑,“那时候不仅不缺稿件,好的稿子还多得让人挑花眼哦。”

何青生似乎看到了那一天,两眼放着光,“等到那个时候,可以算是文学振兴了吧?!”

陈凡看着两人越说越开心,不禁有些无语,“我说、两位领导,你们就没点别的想法吗?”

两人齐齐转头看着他,眼里满是迷惑,“什么想法?”

陈凡两手打着手势,“那么多的稿件,你们挑花了眼,然后优中选优,把最优秀的一部分刊登,之后呢?”

他看着两人,“要是真有文学作者越来越多、稿件越来越多的那天,那些被挑剩、却又达到了出版标准的文章,就那么平白浪费掉?”

这时何青生总算反应过来,猛地一拍大腿,“我们可以再搞一本刊物!”

谭庸也深以为然地点头,“我看可以。”

本来每个省级作协分会旗下,都会有一到几家杂志社,一般来说,文风越盛的地方、下属的杂志社就越多。

比如上海作协旗下就有《萌芽》、《收获》、《上海文艺》等等,眼下除了《上海文艺》正式复刊,其他两个也都在筹备当中。

既然他们可以有多家杂志社,那么江南作协当然也可以。

被陈凡捅破了窗户纸,何青生立刻清醒过来,边想边说道,“杂志社一般要有清晰的定位,《江南文艺》是作为作协内刊,主要是为了发表会员的文章,以及发掘文坛新人。

至于之前停刊的两本杂志,也各有各的目的。就目前的情况来说,复刊的意义不大。”

谭庸也点着头说道,“与其让那两本杂志复刊,不如以函授中心为契机,开设一本新的杂志。”

何青生敲敲脑袋,“从函授中心学员的文章里面,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,刊登在这本新杂志上,这个杂志可以直接挂在作协下面,也算是省级刊物。

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,还被刊登在省级刊物上,对这些学员来说,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和激励。”

谭庸直接将烟头扔掉,“学员的文章有了去处,咱们作协旗下多了一本刊物,包括《江南文艺》在内,也多了很多稿件可供选择。”

他说着抬起头,看了看陈凡和何青生,脸上满是笑意,“上面也能多一份收入,这件事对所有人都有利,完全可行!”

何青生走到陈凡身边坐下,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满意地点头笑道,“不错不错,我们作协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。以后有好多想法都提出来,我给你记功。”

陈凡撇撇嘴,“还不如多给几瓶好酒呢。”

何青生当即干咳一声,正色说道,“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,你们觉得,这本新杂志、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比较好?”

谭庸眨眨眼,看向陈凡。

陈凡再次拿起书,低着头说道,“函授中心的学员多半都是文学青年,干脆这本杂志就叫《文学青年》好了。”

何青生和谭庸相视一眼,心里默念了两遍,几乎同时点头,“我看可以。”

(本章完)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