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回到过去做财阀 > 第835章 人类群星闪烁时(第二更,求订阅)

我的书架

第835章 人类群星闪烁时(第二更,求订阅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835章人类群星闪烁时(第二更,求订阅)
傍晚时分,白色的火箭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台上,红色的晚霞将火箭的箭体染成了红色。发射台、火箭和远处的大海,形成了一副绝美的风景,这样的风景亘古未有的。
许多人在看到这一幕时,都为会其所倾倒。
在发射台东南部的安全区内,站立着不少工程师,而乾复康也在其中,他就这样静静的注视着这枚火箭。
一个多月前,受到那篇进军太空演讲的影响,他和其他的唐山裔学者一起来到了南洋,尽管在美国的时候他受到监视,甚至软禁。
但是,大使馆却出面帮他解决了一切问题。
就像朋友们说的那样。南洋是美国的盟友。美国人对南洋还是有所顾忌的。
加上这两年他已经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其他方面,在大使馆出面之后,美国方面很快就同意他和家人一起来南洋了。
完全没有任何阻拦,是就连他积累的那些学术笔记资料都允许他带回来,不像之前那样百般阻挠。
“你看,这就是我们的万户五型,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!”
一旁的吴耀祖看着老朋友,说道。
“你刚来到这里的时候,还以为你已经改变研究方向了。毕竟,你的研究,现在在南阳的大学之中非常受推崇,没想到,你还是选择了火箭。”
尽管嘴上这么说着,但是吴耀祖又怎么可能不解自己的朋友,那个方向不过只是他掩人耳目的障眼法而已。事实上,三年前,他来到南洋之后,只要一有空闲时间,就会写信给老朋友,虽然受限于保密不能在信件中讨论南洋的火箭技术,但是却可以和他探讨一些学术上的问题,总之一句话,就是千方百计的勾起他对南洋的兴趣,鼓励他来南洋一展所长。
毕竟,这个世界上,最可惜的就是天才被埋没,自认为自己只是平庸之人的吴耀祖,当然不希望老朋友的才能被埋没,他可是真正的天才。
值得庆幸的是,最终,老朋友还是来了南洋,虽然来的晚了一点,但是这没什么样,毕竟,现在南洋的经济更发达,工业也更加先进,更能够发挥老朋友的才能,毕竟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有了更好的工业基础,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能。
“嗯,这一块儿我应该算是比较擅长吧,之前进行的研究,也只是个人的兴趣。”
乾复康点了点头,然后说道,
“只是,来的时候没想到南洋技术的火箭居然如此先进。”
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,在美国的时候,由于安全级别的原因,乾复康已经就没有再接触过火箭了,但是对于美国的整体火箭水平还是有一定了解的。当然也知道万户系列火箭的含金量。
“这应该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火箭了。复康,南洋的火箭工程师虽然有很多都是德裔,但是,他们的才能都得到了分的发挥,没有任何人被埋没,他们如此,何况是对于我们,我们毕竟都是同胞。”
看着若有所思的老朋友,吴耀祖说道。
“复康,在这里在至少不用像过去在美国那样,处处看处处看处处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,你说是不是,在美国即便是我们取得一些成就,那也是给美国人嫁衣。”
“确实,看到你们在各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,我就知道了。”
尽管内心深处想要回到唐山,但是,终究他还是来到了这里,毕竟,回唐山看起来是遥遥无期的。
而这里呢?
这里至少都是唐人,在这里不会受到各方面的排挤,也不会被不信任。十几年前来到这里的朋友们,都已经各个领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,甚至有的朋友已经闻名学术界的。在这里,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学有所用,确实是不容易啊!
想到这里,乾复康看着远处的火箭说道。
“南洋的火箭技术就目前来说确实是处于全世界领先水平。但是我觉得仍然有他的不足之处。就万户五型来说,作为火箭是合格的,如果作为洲际导弹的话,这样的捆绑式,显然然是不合适的,捆绑式的结构制约了他的性能,相比之下它更适合用于太空探索。”
作为一名火箭专家的乾复康,一个多月前,刚刚来到万户角,就接触到了万户5型火箭,也了解到这种火箭的实际应用场所——洲际导弹,尽管南洋的导弹技术早期是出于探索太空为目的,可是最终还是转向军用,毕竟,军方需要运载工具搭运原子弹。
这其实也是科学最无奈的地方,就像冯·布劳恩一样,只有在军方的支持下,他才能够实现向太空进军的梦想,然后他的发明,被纳粹应用于战争。
“反而是万户四型,那种单体多级的火箭,反而更适合用作为弹道导弹,所以,我们的下一步研究,应该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。”
虽然刚刚提到万户角没多长时间,而且在一个月前刚刚获得安全保密级别,但是凭借着对火箭工程的了解,乾复康还是在第一时间发现了,南洋火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。
“确实,军方也是这么觉得,但是就目前来说,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,毕竟,发动机的推力在那里摆着,仅仅只靠一台火箭发动机,单体火箭是飞不了10000公里。”
老朋友的话让乾复康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。
然后他说道。
“下一步,我们应该研制推力更强大的火箭发动机,它不仅可以应用在弹道导弹上,而且还可以在太空探索上得到应用,太空……嗯,就像阁下说的那样,我们必须要进入太空,向太空的深处进军……这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。”
想了一下乾复康又补充道。
“尤金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,方案已经拿出来了。”
尤金是总工程师,乾复康来到南洋后,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就是尤金,随后他就带着妻子儿女们来到了万户角,人还没安顿好,就已经开始了工作。
“哈哈,复康,你看。我说的都没错吧?只要来到了南洋,人们的才能肯定不会被埋没的。”
拍了拍好友的肩膀,然后吴耀祖说道。
“虽然来的晚了一点儿,伱来了就好,来了就好,让他们看看我们唐人的本事。”
“哈哈,似乎你对尤金他们不怎么服气啊。”
“不是不服气,就是南洋的太空计划,总不能一直都让德裔把持吧,很多人都说,南洋的科学进步,完全是建立在第三帝国的基础上,甚至有人说,南洋和第三帝国的区别,就是南门双星和万字的区别,在科学领域就是纳粹套了一层南洋的外壳,甚至有人说,南洋是“香蕉科技”,总之,在他们看来,我们今天所有的成就,都是利益于流亡的德裔科学家,与唐人无关。”
对于老朋友的吐槽,乾复康当然听说过。“香蕉科技”,就是外黄内白的意思,伤害性不大,但侮辱性极强。一句话,否认了南洋几十万华裔学者、工程师的功劳,其实,南洋也就只是吸纳了几万名德裔科学家、学者以及工程师而已……
“我明白。”
点了点头,乾复康明白了老朋友心里的“怨气”,也明白,为什么在南洋,唐山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为什么会那么的拼命,就是为了向世界证明——南洋的科技不是“香蕉科技”,有德裔的功劳,同样也有唐人的成就。
两个人说话的时候,清场的铃声响起了,发射台附近的人员纷纷开始撤往安全区域。
“……3、2、1,点火!”
随着倒计时声的回响,整个发射场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。人们屏住了呼吸,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枚即将升空的火箭上。这一刻,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,只剩下那不断缩短的数字在跳动着,牵引着所有人的心跳。
终于,当倒计时归零的那一刻,火箭底部猛地喷出五道炽热的火焰,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,它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天际,直冲云霄。火光映照在人们的脸上,映出了激动与期待的神色。
火箭迅速上升,穿越大气层,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空中。留下的,只有那渐渐淡去的尾焰和回荡在耳边的轰鸣声。
“成功了,成功了!”
面对着飞向太空……不对,应该说是飞到万里之外的导弹,李毅安的嘴角轻扬,在向人们表示祝贺的同时,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太空,投向了遥远的宇宙。
今天试射的万户五型火箭,不过只是南洋向太空进军迈出的一小步而已。
当然了,它还有一个作用——就是赋予了南洋远程核打击能力,南洋已经成为继美国、苏俄之后,第三个具备远程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国家,也是全世界唯二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。
“是不是应该通知美国一声呢?”
在离开万户角的时候,李毅安的心里难免有点儿纠结,尽管在心里打定主意想和美国进行一次“弹弹交易”,也就是用洲际导弹换美国的氢弹,毕竟,现在美国是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。
但是,美国佬现在的氢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!
两年前的11月1日,他们在比基尼岛上的试验的那个氢弹就是重达65吨的大罐子,无法用飞机或导弹携带,因此没有实战价值,只是为了证明氢弹的可行性。
3月1日,美国又在比基尼岛试爆了第一颗实用型氢弹,代号“城堡布拉沃”,其爆炸当量高达1500万吨TNT,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00倍。这颗氢弹的体积只有3.8米长,0.6米直径,重约4.5吨,可以用轰炸机投掷。
也可以由万户五型导弹携带,并且送到10000公里之外。
“要是用导弹换取共同研发氢弹的门票呢?”
李毅安在心底盘算着这种可能,在坑盟友的习惯上,美国绝对不愧是英国的亲儿子,英国虽然在“曼哈顿计划”中出力甚多,但是美国仍然在某些关键数据上有所保留,最后英国的原子弹,还是在南洋的技术帮助下,在短期内完成试验。现在想用弹道导弹换氢弹,美国人会不会在技术合作的时候,像对待英国人那样,有所保留呢?
其实在过去的两年中,南洋和英国一直在合作研究氢弹,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,但进展并不明显。所以,李毅安才会在这个时候对美国的氢弹技术充满了渴望,但美国会转让它的技术吗?
其实,为了把美国拉进太空的赛道上,只要美国开口,哪怕是它们不提供氢弹技术,他仍然愿意在火箭技术上提供一定的帮助。
谁让他需要美国和苏俄进行一场,比历史上走的更远的太空竞赛呢?
如果美国被远远的甩在身后,会不会导致美国直接破了大防,然后选择摆烂呢?
当然,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毕竟,哪怕就是印度那样的三流国家,都知道在太空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况且是自认为蓝星第一的美国呢?
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美国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,那么美国卷入竞赛,并且奋起直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。而李毅安需要的是美国像疯狗一样冲进这个赛道!
所以,这件事有点难搞了!
就在李毅安从万户角返回长安,思索着既要美国进入赛道,又要从美国身上捞点好处的时候。这一天,注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天。
五四年10月7日。
这一天,哈萨克西南部半荒漠区,拜科努尔发射中心,这座苏联投入巨资的发射场,本意是用来进行导弹发射试验的,但是从这一天开始,注定将会进入全世界的视线之中,也注定将来迎来它的辉煌时代。
这一天,这里迎来了苏联火箭领域近乎全部的大牛。除非了谢尔盖·帕夫洛维奇·科罗廖夫、瓦西里·巴甫洛维奇·米申、米哈伊尔·库兹米奇·杨格尔等苏联最为权威的火箭专家团队之外,还有一些来自德国火箭工程师。
今天他们悉数到场,就是为了见证人类史上最辉煌的一刻。
此时的发射场周围,已经被内务部的警卫在四处警戒着,这些背负着最新式AK47突击步枪的士兵们完全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。
“同志们,今天我们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。”
作为项目总负责人科罗廖夫在指挥室内,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。
“今天,必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刻,我们人类第一次把自己建造的产品送入太空,征服太空,这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……”
此时科罗廖夫的内心是激动的,尽管他主持设计了R7弹道导弹,但是对于他来说,他内心深处更深的渴望是太空,是进入太空,至于弹道导弹,不过只是他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做出的副产品而已。
在这一点上,科罗廖夫和冯·布劳恩是有共同语言的,只不过后者并不知道科罗廖夫的存在罢了,在科罗廖夫死后,冯·布劳恩才获知他的名字和事迹,他充满敬意地说道“原来他一直是一个人”。
是的,科罗廖夫几乎一个人支撑起了苏俄的宇航事业,随着后来科罗廖夫的不幸离世,苏联航空陷入了停滞,并逐渐被美国赶超,苏联的星辰大海之梦也逐渐破灭。
而在场的人,无论是苏联专家或者德国专家,他们对于科罗廖夫都是极其佩服的,毕竟,他确实是一个天才!没有科罗廖夫,苏联在火箭领域绝对不会取得如此快的进展,这种尊重完全是发自肺腑的。
随后,科罗廖夫对着其他人说道,
“党和国家都在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,这一次的发射对全人类的意义都十分重大,苏联人民在翘首以盼的等待着我们的好消息。”
与此同时,发射场内各个部门的上千名工作人员,正在对发射进行最后评估,寻找最为合适的气象条件。整个过程都是有条不紊,井然有序的。
随着各个部门表示没问题的回答通过传入指挥室,科廖罗夫的脸色依然显得很凝重,那个在西伯利亚被打断的下颚骨微微塌陷,神情严肃的他,就这样紧锁着眉头。
这一次的发射,意义重大,因为他们发射并不是一枚导弹,而是一颗人造卫星。如果成功的话,他们所开创的并不仅仅只是苏联第一,而是人类第一次把自己的触手伸入到太空,而这也将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开始。
从此之后,全人类的命运都将会被深深的改变,探索太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?
科罗廖夫还不清楚,但是他隐约能够意识到,这场变革将是前所未有的,它势必会改变全人类的未来!
““斯普特尼克1号”无异常。”
“火箭已经检查完毕,无异常。”
“气象条件良好,窗口时间适合进行火箭发射任务。”
……
听着各个部门的汇报,科罗廖夫对着话筒说道。
“允许发射。”
“开始发射倒计时!”
倒计时开始,每过一秒,整个发射中心的气氛就紧张一分。
“……3、2、1、发射!”
火箭点火了!
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,在火箭发动机的的推动下,火箭缓缓升起,火红的尾焰点亮了夜空,它的速度越来越快,直到冲破大气层,一直飞向太空,整个发射过程十分顺利。
“火箭进入预定轨道!”
““斯普特尼克1号”成功释放!”
经过紧张而漫长的190余秒后,卫星成功入轨了!
“时间,一九五四年10月7日,22时32分32秒……”
伴随着指挥中心的广播中传出来的声音,整个指挥中心立即陷入到欢乐的海洋当中。
在人们互相拥抱着,庆祝着的时候,科罗廖夫就那样站在那里,他又一次拿起了那个从西伯利亚带来的铝制茶杯,喝了一口茶,然后,他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前方。
“现在,全世界应该都收到“斯普特尼克1号”发出的信号了吧!”
此时科罗廖夫的心里甚至产生了一种恶趣味,他很好奇,当人类从地球收到太空中传出来的无线电信号时,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?
是恐惧?
还是好奇?

sitemap